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,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,并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。作为一家有社会担当的医疗机构,脑康医院一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,与黑龙江省医院与哈尔滨第二医院共建了医联体,帮助社会弱势群体,组织开展“呵护儿童健康 精准扶贫公益援助活动”,着力解决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需求,为更多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医疗帮扶。迄今为止,已成功帮助无数贫困的患病的儿童家庭进行公益医疗帮扶治疗,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明明出生于哈尔滨市甘南县的一个贫困家庭,母亲有点轻微的智力低下,父亲在小时候意外被电击导致左半边肢体行动不便,家里还有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姐姐。本来家庭经济就非常困难,可是突然降临在明明身上的一件事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。原来明明从上幼儿园起,就很难安静地坐下来,总是爬高爬低、跑跑闹闹,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性。起初父母并没有在意,觉得调皮只是孩子的天性。直到上了1年级,老师经常向明明父母反映孩子上课总是随意离开座位,不专心听讲,常跟同学发生冲突,甚至打架。做作业要管束,做了不久就烦躁不安,建议明明父母带着医院去看看。明明父母带着他去了县城医院看了后,医生诊断多动症,但是孩子的治疗费用成了一个大问题,于是明明父母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给孩子治疗,但在县城医院断断续续治疗了1年多也没治好,明明父母后来想着带着孩子去大医院看看,在朋友的介绍下,带着孩子来到了脑康医院。
主治专家给明明父母讲解病情
在脑康医院治疗了几天左右,明明的多动症状就有明显好转。但是明明父亲这时却突然说“医生,我不想给孩子看病了,家里没钱了。”明明的多动症状刚刚有好转,如果就这样耽误了,岂不是误了孩子一生,明明的主治专家有些着急的赶忙向病人家属了解情况。听着明明父亲流着眼泪讲完自己家庭的遭遇,他心里感到一阵阵的心酸,当即拒绝了明明父母为孩子中断治疗办理出院的请求,并对明明父母说,再难也要给孩子治病。然后向医院领导反映明明的家庭的特殊情况,向院领导申请进行慈善援助。
脑康领导核实相关情况后,对明明家庭表示了极大的关心,并积极为明明申请了慈善援助基金,明明住院期间所有的治疗费用自费部分全部报销,解决了明明家庭的燃眉之急。让明明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下去。治疗了两周左右后,明明的多动症状彻底消失,注意力等各项指标恢复了正常,重新回归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明明父亲感激地说道:“真的非常感谢脑康医院医生和领导对我们家的帮助,让孩子能够继续治疗。不然我家孩子的病也没法治好。”
脑康医院领导则表示:“慈善事业没有止境,只要社会上存在需要我们救助的患儿,我们都会给予相应的帮助,为更多困难家庭送去温暖,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。”
作为一家儿童特色专科医院,脑康医院一直走在公益事业的前端,对困难家庭进行精准扶贫公益援助,扶贫将重点对全国贫困地区、弱势群体、困难家庭的疑难病患儿实施医疗救助,帮助患儿得到及时规范治疗,为体现医疗救助的公正、公开、透明原则,承办单位将协同相关部门,按相关规定有计划地分配救助名额、救助力度以及全程公益医疗救助措施的开展和进行。
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,是家庭的希望。脑康医院始终秉承“一切为了儿童健康”的宗旨,用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热心、责任心,呵护儿童健康,承载生命重托,与祖国的未来“一路童行”!